本篇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文粤教版必修3古诗词单元中所有用典的修辞手法及赏析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反语等。
其它修辞,如反复、排比、比兴等手法,由于比较简单或常用于现代诗歌中,不予分述。
古诗词常见的12种修辞手法: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中“杜郎指的是谁
下阕说:“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郎即指杜牧。姜夔认为他具有极高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但料想他如今重来,看到古城的沧桑变化,也必定大吃一惊。
其中“杜郎”是指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
杜牧,因其有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郎俊赏,算而今到须惊”的好处是什么?(诗歌鉴赏)
1、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下阕说:“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郎即指杜牧。姜夔认为他具有极高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但料想他如今重来,看到古城的沧桑变化,也必定大吃一惊。
3、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1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注释 ①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5、竹西佳处,⑻ 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⑼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⑽ 废池乔木,⑾ 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⑿ 都在空城。杜郎俊赏,⒀ 算而今、重到须惊。
高二年级扬州慢原文及注释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年年知为谁生?注释 ⑴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字,平韵。
①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②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③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④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
原文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淳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维扬:即扬州(今属*苏)。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弥望: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