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备战的四字成语
- 2、关于刻苦备战的成语
- 3、形容备战的成语
- 4、“备战”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备战的四字成语
擐甲执兵 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厉兵秣马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秣马厉兵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励兵秣马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枕戈待命 枕着武器等待命令。形容时刻准备战斗。
枕戈坐甲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关于刻苦备战的成语
【持枪实弹】:持:握。手握钢枪,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
【鼓角相闻】:鼓:战鼓;角:号角。战鼓声、号角声不断传出。形容军队驻地警戒,备战不懈,纪律森严。
【擐甲执兵】: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擐甲执锐】:擐:穿;锐:兵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厉兵秣马】: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励兵秣马】:励:磨利;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砺兵秣马】:砺:磨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秣马利兵】: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
【束兵秣马】:犹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形容备战的成语
未雨绸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胸有成竹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高瞻远瞩 有备无患 万事俱备 厉兵秣马 稳操胜券 胜券在握 万无一失 十拿九稳 百无一失 笃定泰山 必操胜券 百发百中 稳扎稳打
“备战”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有备无患、常备不懈、持枪实弹、擐甲执兵、秣马厉兵
1、【成语】: 有备无患
【拼音】: yǒu bèi wú huàn
【解释】: 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出处】: 《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举例造句】: 季斯预戒汶上百姓,修堤盖屋。不三日,果然天降大雨,汶水泛滥,鲁民有备无患。
【拼音代码】: ybwh
【近义词】:?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有恃无恐
【反义词】:?措手不及、临阵磨枪、临渴掘井
【歇后语】: 笨姑娘剪鞋样;饱带干粮晴带伞
【灯谜】: 病床闲置;玄德在蜀平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英文】: brace youself for a shock
【故事】: 春秋时期,晋宋等12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只好向晋国求和。郑国给晋国送去金钱珠宝美女等。晋悼公就把贡品分给大臣享乐。大臣魏绛劝谏晋悼公不要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晋悼公认为他言之有理,就采纳他的建议
2、【成语】: 常备不懈
【拼音】: cháng bèi bù xiè
【解释】: 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刻准备着,毫不忪懈。
【举例造句】:?常备不懈的国防力量是国家安全的保证。
【拼音代码】: cbbx
【近义词】: 提高警惕
【反义词】: 放松警惕、麻痹大意、临阵磨枪
【用法】: 作主语、谓语;形容对事情有充分的准备
【英文】: be ever prepared.
3、【成语】: 持枪实弹
【拼音】: chí qiāng shí dàn
【解释】: 持:握。手握钢枪,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
【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后·笔杆暴动》:“我们的门口……以及后门,都有好几位持枪实弹的武装同志防守着。”
【拼音代码】: cqsd
【近义词】:?荷枪实弹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人等
【英文】: carry loaded rifles--ready for an emergency.
4、【成语】: 擐甲执兵
【拼音】: huàn jiǎ zhí bīng
【解释】: 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出处】: 《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举例造句】:?擐甲执兵,人之重任,赏信而速,所以劝功。
【拼音代码】: hjzb
【近义词】:?擐甲披袍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英文】: put on armour and take up arms.
5、【成语】: 秣马厉兵
【拼音】: mò mǎ lì bīng
【解释】: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举例造句】: 然后深沟高垒,秣马厉兵,为战守之备。
【拼音代码】: mmlb
【近义词】:?厉兵秣马、秣马利兵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准备战斗。
【英文】: feed the horses and sharpen the weapons.
【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晋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派大臣烛之武单独与秦国结盟,按约秦国派杞子、逢孙和杨孙率军驻在郑国,秦国退兵。杞子派人偷偷回国要秦穆公出兵,秦军就大举进攻,郑国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国,秦国只好攻打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