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成语词目对症下药成语拼音duì zhèng xià yào成语解释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成语出处
成语词目
对症下药
成语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语解释
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对症下药的故事
成语示例
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对症下药吧。(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近义词
有的放矢 因地制宜
反义词
无的放矢 举措失当
对症下药成语接龙
对症下药→药店飞龙→龙飞凤翥→翥凤翔鸾→鸾歌凤舞→舞弄文墨→墨突不黔→黔驴技穷→穷理居敬→敬授民时→时异势殊→殊涂同会→会逢其适→适居其反→反败为胜→胜残去杀→杀妻求将→将胸比肚→肚里泪下→下笔如神→神不收舍→舍我其谁→谁是谁非→非分之念→念念有词→词穷理尽→尽付东流→流言飞文→文章钜公→公道合理→理之当然→然荻读书→书不尽言→言听行从→从流忘反→反璞归真→真枪实弹→弹斤估两→两鬓如霜→霜露之病→病国殃民→民膏民脂→脂膏莫润→润屋润身→身无择行→行若无事→事与心违→违时絶俗→俗下文字→字里行间→间不容发→发扬蹈厉→厉兵秣马→马角乌头→头昏目眩→眩视惑听→听人穿鼻→鼻孔辽天→天知地知→知足常乐→乐极则悲→悲天悯人→人心涣散→散阵投巢→巢倾卵覆→覆是为非→非驴非马→马牛其风→风驰电赴→赴火蹈刃→刃树剑山→山公倒载→载歌载舞→舞裙歌扇→扇火止沸→沸反连天→天涯地角→角巾东路→路断人稀→稀奇古怪→
对症下药造句
对症下药可能是痛苦的,但这最终会治愈银行体系的痼疾。
从说话结巴到手势僵硬,找出自己最薄弱的地方,对症下药。
但是对症下药也只在短期有效,而且只是对一些人有效,西尔佛·伯格说。
当医生们知道是哪种蛇时,他们对症下药,杰克逊第二天就出院了。
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应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入手,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那么,对跨专业专研的情势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就显得非凡重要。
你可以询问一下医生,对症下药最好,给孩子化验一下大便,看看是不是细菌性的肠炎。
你要是不肯首先向他袒示你灵魂上的创伤或烦恼,他又怎能对症下药呢?
如果有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对症下药,她不会死去。
若不作出正确诊断,就无法对症下药。
上人:这是对症下药一个最好的问题,可是这个问题很简单,很容易治的。
甚至是江湖郎中对症下药也是可能的。
是否能够真正对症下药,启动中国内需市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他补充道,应对此种增加趋势,需要减少能源、资源消耗,要对症下药以及改进预报和防御措施。
它们各有优缺点,每个病例都需要根据阶段和病理对症下药。
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身份”,才能更有效的对症下药。
要解决专科生就业难的状况,需全社会多方努力,对症下药。
应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减少并杜绝青少年网上不道德行为。
找出令你悲伤或愤怒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这其中的任一种都能触发抑郁症,因此其治疗需要对症下药。
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被称为个性化医药行业。专门针对每个病人的身体情况对症下药。
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分析原因是提出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原因找对了,才能对症下药。
这种对症下药的投放方式使得广告和电子商务间的界线变得愈渐模糊。
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最后,我们对症下药,提出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反不正当竞争的综合治理对策。
做思想工作必须对症下药。
百科解释
对症下药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三国初期,诸侯混战,水旱成灾,疾病流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个医生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他自小熟读经书,尤其精通医学。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大都药到病除。华佗一生非常同情劳苦大众,四处奔波为人民解除疾苦,被人尊称为“神医”。
华佗的医术非常高明,相传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就是他发明的,最突出的是发明酒服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在发明麻沸散之前,由于没有麻醉药,每当进行破腹、截肢手术时,病伤员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有的晕厥了,有的痉挛了,呼爹喊娘的惨状使人目不忍睹!佗为了减轻伤病员的痛苦,想了许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终于发明了麻沸散,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
华佗在当时已经能够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传说有一次,有个推车的人突然曲着脚,捂着肚子喊痛。不一会儿,气息微弱,喊痛的声音也渐渐小了。立刻切脉诊断,断定病人患的是肠痈,当时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华佗立即给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麻醉后,又给他开刀诊治。经过治疗,病人一个月左右病就好了。
华佗的神奇之处除了发明了麻沸散外,就是他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抓药。有一天,州官倪寻和李延病了,一齐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的感觉相同,都是头很疼,全身发热。华佗仔细诊断,却给开他们不同的药。倪寻和李延非常奇怪:“我们病情一样,吃的药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是不是华佗徒有虚名,只会招摇撞骗啊?”
华佗看出了他们的疑问,问道:“生病前你们都做了什么?”
倪寻回忆说:“我昨天赴宴回来,就感到有点不舒服,今天就头疼发烧了。”
“我好像是昨天没盖好被子受凉了。”李延答道。
“那就对了。”华佗解释:“倪寻是因为昨天饮食不对,内部伤食引起的头疼身热,应该通肠胃;而李延是因为外感风寒受凉引起的感冒发烧,应该发汗。病情表面差不多,但倪寻只要一点药物就会好,李延却需要借用药物调动自身的机能才能痊愈。治疗的办法理应不一样才对啊!”
倪李二人觉得华佗说的非常有道理,回去吃下不同的药,两人的病第二天就好了。
当时的曹操一直患头风病。一遇到工作紧张,头风病发作,痛得受不了。他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就把华佗请来,华佗扎了几针,头痛就止了。于是,曹操就把他留下来做了随从医官,好随时给他治病。
华佗虽然乐于帮助人,热心给人们治病,但他却不愿一直呆在曹操身边,给曹操一个人治病。于是借口回家探亲,顺便去取点药。回到家里后,他托人给曹操捎了一封信,说他妻子病得厉害,一时回不了许都。
曹操派个使者到谯县去调查,发现华佗是在说谎。这一来可惹恼了曹操,曹操把华佗抓到许都。他认为华佗故意违抗他的命令,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于是下令把华佗处死。
对症下药成语寓意
这则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以千篇一律的形式和方法去理解,去解决。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所反映的本质可能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或采取具体的措施。这与因材施教为同一个道理,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通过分析,明确问题的关键,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对症下药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对症下药”本义是医生针对患者病症用药,后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运用示例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骸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如指诸掌。”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四十二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成语辨析
“对症下药”的症不能写作“证”或“正”,“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都有“言论、行动有针对性”的意思,但“对症下药”偏重在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措施和办法,“有的放矢”偏重在有目的、有针对性。
mfc1688.cn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