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成语词目吴下阿蒙成语拼音wú xià ā méng成语解释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成语出处
成语词目
吴下阿蒙
成语拼音
wú xià ā méng
成语解释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成语示例
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吴下阿蒙。(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
吴下阿蒙成语接龙
吴下阿蒙→蒙头转向→向上一路→路断人稀→稀世之宝→宝刀不老→老鹤乘轩→轩鹤冠猴→猴年马月→月晕础润→润屋润身→身非木石→石心木肠→肠肥脑满→满脸春风→风花雪夜→夜郎自大→大车以载→载歌且舞→舞弄文墨→墨汁未干→干名犯义→义无反顾→顾名思义→义愤填膺→膺箓受图→图作不轨→轨物范世→世济其美→美中不足→足食足兵→兵戈扰攘→攘肌及骨→骨鲠在喉→喉长气短→短叹长吁→吁地呼天→天真烂漫→漫无边际→际遇风云→云谲波诡→诡谲多变→变危为安→安若泰山→山穷水断→断长续短→短兵相接→接袂成帷→帷箔不修→修齐治平→平白无辜→辜恩背义→义形于色→色衰爱弛→弛魂宕魄→魄散魂消→消遥自在→在所不惜→惜指失掌→掌上观纹→纹丝没动→动人心弦→弦外有音→音容笑貌→貌是情非→非此即彼→彼众我寡→寡不胜众→众口一辞→辞微旨远→远怀近集→集思广议→议论风生→生死之交→交口称誉→誉满天下→下陵上替→替天行道→道听耳食→食甘寝宁→
吴下阿蒙造句
阿蒙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企业如果没本事,要跟就跟有本事的头,这样才能成就吴下阿蒙。
百科解释
吴下阿蒙释义
指 三国 吴 之名将 吕蒙 ,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
吴下阿蒙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吴下阿蒙例句
宋 李刘 《谢董侍郎居谊举状》:“乏 吴下 阿蒙 之学,顾曰淹该;无 江 南 子布 之词,反云典丽。”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吴下阿蒙。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自今观之,皆 吴下 阿蒙 手笔也。”清 沈起凤 《谐铎·隔牖谈诗》:“汝 吴下 阿蒙,辄敢高持布鼓,过我雷门。”亦省作“吴蒙”。 清 黄景仁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君去 江 南只半程,却过 吴蒙 旧乡井。”
吴下阿蒙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吴下阿蒙成语典故
三国的时候,孙权手下有一位名将叫吕蒙。因为小时候家里贫穷,没有机会上学,读的书很少,所以学识浅薄,见识也不广。有一次,孙权对吕蒙和另一位将领蒋钦说:“你们担任的官职很重要,应该多读点书,增长自己的见识,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吕蒙听了,很为难地说道:“可是我工作很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了。”孙权听了,开导他说:“当年,汉朝的汉光武帝(《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不管工作有多么忙,每天都一定会挤出一些时间来读书,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我平时只要有时间,就会读一些史书和兵书,这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希望你们不要因为工作就不读书了,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呀。”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此他开始抓紧时间读书,每天不管工作有多忙,他都坚持读书,不久之后,他就读了很多书,比一般人读的都要多。一次,学识丰富的鲁肃和吕蒙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在谈话中吕蒙充分运用自己平时在书中学到的知识,说话非常有道理,鲁肃连连点头,心里非常佩服他的学识,谈话结束的时候,鲁肃轻轻地拍了拍吕蒙的背,赞赏地说:“以前我以为你只不过有些军事方面的知识罢了,跟你谈话后才知道原来你的学识这么渊博,在各个方面都很有见解,你再也不是以前吴下的那个阿蒙了啊。”吕蒙笑笑,说道:“你就是在夸奖我啊。这段时间,我只不过是读了一些书,增长了一点见识,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呢。还请您以后多多指教啊。”以后,鲁肃便常常和吕蒙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他非常重视吕蒙给他提的一些建议,对吕蒙的学识和才能也非常赏识,非常佩服。后来,有一次,孙权赞扬吕蒙时说道:“天下有几个人到了老年还能像吕蒙那样坚持读书学习,自强不息呢。一个人有了富贵荣华之后,更要看重节义,认真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不能沉溺于财富之中,这样就不容易堕落。吕蒙的这种行为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mfc1688.cn整理